欢迎光临杭州中知鉴定评估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 设为首页   |   加入收藏   |   网站地图
中 知 鉴 证
ZHONG ZHI JIAN ZHENG
高院系统备案的第三方鉴定机构
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中心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:网站首页 >> 杭州中知鉴定评估有限公司 >> 常见问题
鉴定指南
杭州中知鉴定评估有限公司
咨询热线:0571-86385122
手机:18966480087
邮箱:jiandingx@163.com
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江淑路260号15264室
网址:www.hzzzjd.com
常见问题
“有价无市” 的资产怎么评?稀缺性、流动性折价揭秘!
发布时间:2025/8/4   来源:杭州中知鉴定评估有限公司  阅读:16
在资产交易市场中,存在一类特殊资产:理论估值不菲,却长期无人问津,即 “有价无市”。比如一台定制化的航天专用检测设备,厂家报价 800 万元,却半年无人问津;一幅小众画家的孤品画作,鉴定机构估值 500 万元,拍卖会上流拍三次;一套位于偏远矿区的别墅,中介挂牌 300 万元,两年内仅有 2 次看房记录。这类资产的评估,不能仅看 “理论价值”,更要破解 “稀缺性” 与 “流动性” 的博弈 —— 稀缺性可能推高估值,而流动性不足则会狠狠拉低实际价值。专业评估的核心,就是找到两者的平衡点。

一、先辨 “真稀缺” 与 “伪稀缺”:稀缺性不是 “有价” 的万能理由

稀缺性是 “有价无市” 资产的核心标签,但并非所有 “稀缺” 都能支撑高估值。评估的第一步,是区分 “不可替代的真稀缺” 与 “人为制造的伪稀缺”,避免被虚假稀缺性误导。
(1)真稀缺:不可复制 + 实际需求
真稀缺资产具备 “物理不可复制” 和 “存在潜在需求” 两大特征,其价值有坚实支撑,只是因需求频次低导致交易稀少。
特殊工业设备:某军工企业定制的导弹制导系统测试设备,全球仅 3 台,具备唯一的精密校准功能。虽然民用市场需求几乎为零,但在军工领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,属于真稀缺 —— 评估时需参考军方采购记录、同类设备研发成本,估值可能高达数千万元,尽管交易周期长达 1-2 年。
文化遗产类资产:如明代某藩王的私人印章,存世仅 1 枚,具备历史研究价值。虽非大众收藏热点,但对博物馆、专业收藏家有特定价值,属于真稀缺 —— 评估需结合同类文物成交价、历史文化价值,即使流通性差,仍可给出稳定估值。
这类资产的 “有价无市”,更多是因为需求圈层狭窄,而非价值虚高。评估时应承认其稀缺性溢价,同时在流动性上做合理折价。
(2)伪稀缺:人为限量 + 无实际需求
伪稀缺资产的 “稀缺” 是人为制造的(如限量发行、刻意炒作),且缺乏实际使用或收藏需求,其高估值如同 “空中楼阁”。
概念性艺术品:某网红艺术家发行的 “数字加密画作”,限量 100 份,每份标价 10 万元,但既无艺术独创性,也无收藏市场共识。这类资产的稀缺性是通过营销制造的,实际需求为零,属于伪稀缺 —— 评估时应大幅下调估值,甚至按 “炒作泡沫” 处理,实际价值可能不足标价的 10%。
过时定制设备:某手机厂商为旧款机型定制的专用模具,因机型停产成为 “孤品”,厂家宣称 “稀缺性价值 50 万元”。但该模具无法适配新款手机,且无其他行业需求,属于伪稀缺 —— 评估时仅按废金属价值计算(约 1 万元),其 “稀缺性” 不产生任何溢价。
伪稀缺资产的 “有价” 是虚假的,评估的关键是刺破泡沫,回归资产的实际使用价值或材料价值。

二、流动性折价:为什么 “有价” 却 “无市”?

即使是真稀缺资产,“无市” 状态也会导致实际价值低于理论估值,这就是流动性折价。流动性折价的本质是 “时间成本 + 交易风险” 的补偿 —— 买家需要承担资产难以快速变现的风险,因此要求更低的买入价格。
(1)流动性折价的三大成因
交易周期过长:资产从挂牌到成交的时间远超正常水平(如房产正常交易周期 3 个月,而偏远别墅需 2 年),期间资金占用成本、市场波动风险都需计入折价。例如某水电站的发电机组,理论估值 8000 万元,但因设备拆除、运输成本高,交易周期需 18 个月,买家会要求 15%-20% 的流动性折价(约 1200-1600 万元),以补偿资金占用损失。
交易成本过高:资产转让需支付高额税费、中介费,或需专业团队协助(如文物过户需文化部门审批,特殊设备转让需资质审核),这些成本会直接压低买家出价。一套需缴纳 30% 遗产税的古宅,即使理论估值 1000 万元,买家实际愿意支付的价格可能仅 600 万元(扣除税费和交易成本后)。
需求不确定性:资产的潜在需求是否真实存在存疑,买家需承担 “接盘后更难卖出” 的风险。例如某小众品牌的限量版跑车,全球仅 5 台,当前估值 500 万元,但因品牌影响力弱,未来可能无人接盘,买家会要求 30% 以上的折价,仅愿以 350 万元买入。
(2)流动性折价的量化方法
专业评估中,流动性折价率的计算需结合资产类型、市场数据、交易案例综合确定,常用三种方法:
可比交易法:寻找同类 “有价无市” 资产的成交记录,对比其 “理论估值” 与 “实际成交价” 的差异。例如某类特殊医疗设备,理论估值平均 1000 万元,实际成交均价 750 万元,可得出流动性折价率 25%。
期权定价法:将资产的 “快速变现权” 视为一种期权,计算其价值损失。例如某资产 1 年内变现的概率为 30%,2 年内为 60%,则需按资金时间价值(如年利率 5%)计算折价,2 年周期的折价率约为 10%(考虑不确定性后的综合成本)。
专家打分法:针对资产的 “交易难度”(如是否需要审批、潜在买家数量、过户复杂度)设置评分项,每个维度对应一定折价比例。例如 “潜在买家<5 家” 对应 15% 折价,“过户需 3 个以上部门审批” 对应 10% 折价,总折价率为各项之和(25%)。

三、“有价无市” 资产的评估策略:稀缺性溢价与流动性折价的平衡术

评估 “有价无市” 资产,不能简单套用市场法或成本法,而需构建 “稀缺性溢价 × 流动性折价” 的复合模型,分四步精准测算:
(1)第一步:测算 “基础价值”,剥离稀缺性
先按资产的 “基本属性” 计算基础价值,不考虑稀缺性 —— 即假设资产是普通可替代物品时的价值。
工业设备按 “重置成本 - 折旧” 计算(如定制模具的基础价值 = 制造成本 - 使用折旧);
艺术品按 “材料成本 + 创作工时费” 计算(如油画的基础价值 = 画布 + 颜料成本 + 画家日薪 × 创作天数);
房产按 “周边同类非稀缺房产均价 × 面积” 计算(如偏远别墅的基础价值 = 同区域普通住宅均价 × 面积)。
这一步的目的是锚定资产的 “保底价值”,避免被稀缺性带偏。
(2)第二步:评估稀缺性溢价,区分真伪
对真稀缺资产,按 “不可替代性” 和 “潜在需求强度” 计算溢价:
强不可替代 + 高潜在需求(如军工设备、重要文物):溢价率可高达 100%-500%(基础价值 100 万元,溢价后估值 600 万元);
弱不可替代 + 低潜在需求(如小众收藏品):溢价率 20%-50%(基础价值 100 万元,溢价后 150 万元)。
伪稀缺资产不计算溢价,直接按基础价值评估。
(3)第三步:计算流动性折价,结合交易难度
根据资产的交易周期、成本、需求不确定性,确定流动性折价率:
交易周期>1 年 + 高交易成本(如特殊工业设备):折价率 30%-50%;
交易周期 6-12 个月 + 中等交易成本(如小众艺术品):折价率 15%-30%;
交易周期 3-6 个月 + 低交易成本(如地段较偏的优质房产):折价率 5%-15%。
例如某真稀缺资产,基础价值 100 万元,稀缺性溢价 300%(估值 400 万元),流动性折价 30%,最终评估价 = 400×(1-30%)=280 万元。
(4)第四步:参考 “极端案例” 验证,设置价值区间
“有价无市” 资产的评估需留足弹性,通过极端案例(如强制拍卖价、破产清算价)验证下限。例如某估值 280 万元的特殊设备,若同类设备在破产拍卖中曾以 150 万元成交,则需将评估区间调整为 150 万 - 280 万元,并注明 “实际成交可能接近下限”。

四、典型案例:三类 “有价无市” 资产的评估拆解

(1)工业领域:某航天专用测试设备
基础价值:制造成本 800 万元,使用 5 年(寿命 10 年),折旧后基础价值 400 万元;
稀缺性:全球仅 2 台,航天院所有维修检测需求(真稀缺),溢价率 400%,溢价后估值 2000 万元;
流动性:交易周期需 12-18 个月,潜在买家仅 3 家(国内航天院所),流动性折价率 40%;
最终评估价:2000×(1-40%)=1200 万元,评估区间 1000 万 - 1200 万元(参考过往院所采购价下限)。
(2)文化领域:某近代画家孤品画作
基础价值:画布、颜料成本 5000 元,创作工时 100 天(日薪 2000 元),基础价值 20.5 万元;
稀缺性:画家知名度低,但画作记录了特定历史事件(真稀缺),溢价率 150%,溢价后估值 51.25 万元;
流动性:交易周期 6-12 个月,潜在买家为地方博物馆和历史研究者(约 5 家),流动性折价率 20%;
最终评估价:51.25×(1-20%)=41 万元,评估区间 35 万 - 41 万元(考虑博物馆采购预算限制)。
(3)房地产领域:某偏远景区独栋别墅
基础价值:同区域普通住宅均价 8000 元 /㎡,别墅面积 300㎡,基础价值 240 万元;
稀缺性:景区内唯一可售别墅(政策限制新建),但位置偏僻(距市区 200 公里),溢价率 50%,溢价后估值 360 万元;
流动性:交易周期 2 年以上,年均成交不足 1 套,流动性折价率 40%;
最终评估价:360×(1-40%)=216 万元,评估区间 180 万 - 216 万元(参考近 3 年唯一成交案例的 180 万元)。

结语:评估 “有价无市” 资产,更需穿透表象

“有价无市” 的核心矛盾,是资产的 “理论价值” 与 “变现能力” 的背离。评估这类资产,既不能被 “稀缺性” 的光环迷惑,也不能因 “无市” 而全盘否定其价值。关键在于:用基础价值锚定底线,用稀缺性溢价衡量独特价值,用流动性折价反映交易风险。
对于企业或投资者而言,对待 “有价无市” 资产需更谨慎 —— 若为长期持有且有实际使用需求(如军工企业采购专用设备),可接受较高估值;若为短期投资(如炒作小众艺术品),则需重点关注流动性折价,避免 “高价接盘后无法脱手”。
 
本文网址:http://www.hzzzjd.com/News_Show3.asp?id=82
上一篇: 价格评估还能应用在这些地方?这些场景你绝对想不到
下一篇: 生物资产怎么估价?林木、畜禽的 “身价” 计算指
中 知 鉴 证
ZHONG ZHI JIAN ZHENG
杭州中知鉴定评估有限公司
咨询热线:0571-86385122    18966480087
邮箱:jiandingx@163.com
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江淑路260号15264室
Copyright  2023  杭州中知鉴定评估有限公司  版权所有      网址:www.hzzzjd.com      备案/许可证编号为:浙ICP备2023002929号      【网站地图】
*本站部分网页素材及相关资源来源互联网,如有侵权请速告知,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*